《借东风火烧曹营》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故事情节,主要讲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利用东风,火烧曹操大军的故事。以下是该故事的主要内容:
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曹操率领大军南征,意图消灭孙权和刘备,统一天下。曹操的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而刘备和孙权的联军则驻扎在南岸。由于长江天险,两军相持不下。
此时,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联军取得胜利,决定采取火攻战术。然而,火攻需要借助东风,否则火势难以蔓延。诸葛亮深知曹操大军中不乏智谋之士,因此他决定采取一系列计谋,以借得东风。
诸葛亮首先派遣赵云前往曹营,假装投降,实际上是为了探听曹营的情况。赵云在曹营中得知,曹操军中有一位名叫庞统的谋士,擅长风水,能够预知天气。诸葛亮便决定利用庞统。
诸葛亮派人给庞统送去了“风神”的画像,并请他帮忙借东风。庞统为了帮助刘备联军,假装答应诸葛亮,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借到东风。庞统回到曹营后,曹操怀疑庞统有诈,将他关押起来。
诸葛亮得知庞统被关押,心生一计。他派人给曹操送去一封信,信中提到:“东风将在三天后吹起,请曹操做好火攻准备。”曹操收到信后,信以为真,下令全军准备火攻。
然而,诸葛亮早已预料到曹操会中计,他提前在联军营地周围布置了火攻陷阱。三天后,果然刮起了东风,曹操大军按照计划开始火攻。然而,火势却蔓延到了曹操自己的营地,导致曹军大乱,死伤无数。
最终,曹操不得不撤退,刘备和孙权的联军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谋略,也成为了《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一个经典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