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允价值计量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资产和负债的估值。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Q1:什么是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或负债在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时所能达到的价格。它反映了一个理性、知情的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愿意接受的价格。
Q2:公允价值计量在哪些情况下适用?
公允价值计量主要适用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等。在财务报表中,当这些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估计时,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Q3:如何确定公允价值?
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包括直接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直接市场法是指参考市场上类似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收益法是通过预测未来现金流,并折现到当前时点;成本法则是根据重置成本或重建成本来估计。
Q4:公允价值变动如何处理?
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具体来说,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果公允价值上升,则计入贷方;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则计入借方。
Q5: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哪些局限性?
公允价值计量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某些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可能难以找到可靠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受到市场条件和主观判断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同时间点的公允价值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