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指南:常见疑问解析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会计处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旨在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可能发生的下降。以下是一些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常见疑问及其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会计实务。
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什么?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部分进行的估计和准备。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能够真实反映其现时的经济价值。
2. 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是指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中较高者。具体操作时,企业需要评估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并与市场数据或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比较,以确定可收回金额。
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企业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时,应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并计入当期损益。
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可以转回?
是的,如果企业后来确认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或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且这种情况是永久的,企业可以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的金额应按照原减值准备的账面价值计算,并计入当期损益。
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是什么?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会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降低企业的资产总额。同时,计提减值准备也会增加企业的费用,减少企业的净利润。这些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