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如何做账:深入解析会计处理的关键要点
商誉作为企业并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无形资产,其会计处理一直是财务会计领域的热点话题。以下是关于商誉如何做账的常见问题解答,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
商誉如何确认和计量?
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是商誉做账的第一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应在企业合并日确认,并按以下步骤进行计量:
- 确定购买成本:购买成本包括购买方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支付的资产、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 识别可辨认净资产:识别被购买方在合并日的可辨认净资产。
- 计算商誉:商誉等于购买成本减去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 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在每年年末或出现减值迹象时,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商誉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应计提减值准备。
商誉如何进行摊销?
商誉的摊销是指将商誉的成本在预计的使用寿命内进行系统分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的摊销应遵循以下原则:
- 使用寿命:商誉的使用寿命应与其产生经济利益的使用寿命相一致。
- 摊销方法:商誉的摊销方法应采用直线法。
- 摊销期间:商誉的摊销期间不得超过其使用寿命。
商誉的摊销不会影响其账面价值,但会减少其账面价值。
商誉减值测试如何进行?
商誉减值测试是商誉做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判断商誉是否发生了减值。以下是商誉减值测试的基本步骤:
- 确定商誉账面价值:首先确定商誉的账面价值。
- 估计未来现金流量:估计商誉产生经济利益的使用寿命内,商誉预计将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
- 计算现值:将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至当前时点,得到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比较现值与账面价值:如果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商誉的账面价值,则表明商誉发生了减值。
- 计提减值准备:如果商誉发生了减值,应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商誉减值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商誉的账面价值能够真实反映其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