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悲壮凄凉的边塞风光,以及戍边将士们远离家乡、久戍不归的苦楚。
具体意境如下:
1. 历史沧桑感:“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秦时”和“汉时”分别指秦汉两个朝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明月依旧,但关隘却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更迭,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2. 边塞风光:“明月”和“关”都是边塞风光的典型意象,明月高悬,关隘雄伟,描绘出一幅辽阔壮丽的边塞图景。
3. 将士的苦难:“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长征”指的是戍边将士们远离家乡,跋涉千里,保卫边疆。而“人未还”则表达了将士们久戍不归的苦楚,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 战争的残酷:这句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将士苦难的描绘,间接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戍边将士们为国家付出的巨大牺牲。
这句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将士苦难和历史沧桑,传达了一种悲壮、凄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